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2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一、活动背景:
1.基本情况:重阳节,少先队部组织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2.主要执行对象:敬老院全体孤寡老人
3.组织部门:学校大队部
4.活动开展原因: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增加参与者社会实践经验与社会服务意识;宣传莲花小学学校。
二、活动目的、意义与目标:
1、目的:在社会中体现出大觉小学学校的形象以及学生的素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2、意义:使孤寡老人们感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同时也使学校知名度得到提高。
3、目标:让老人们对演出节目感到满意,对少先队部成员的服务感到满意。对我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感到满意,对社会主义社会感到满意。
三、资源需要:
1、人力资源:六年级中队部分队员
2、物力资源:慰问品,活动经费
四、活动时间:xxxx年10月13日下午
五、活动开展:
下午3:20在学校操场集合,由少先队部带领到达敬老院集中为老人赠送慰问品,与老人们和管理人员进行初步的沟通交流。慰问学生帮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间,清扫敬老院,帮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最后,活动参加者和老人告别,按原路返校,整个活动结束。(注:活动参加者于当日每人写一篇活动心得)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集合必须准时,出、返程中保持队形,不得出现打闹杂乱现象。
2、和老人聊天时避免一些有碍老人情绪的话题,另外,主动开启话题,避免冷场。
七.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1、组织者:少先队部
2、主要负责人:夏旺清高云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2一、活动背景及主题的提出
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虽然每年都过,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铁门、铁窗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友情、亲情也随之而疏远,像敬老、爱老等这样一些传统美德也随之被淡忘.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根本体会不到父母、长辈的辛劳,尊老、爱老更是无从说起.因此了解重阳节,既是丰富学生对社会感知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一大契机.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习俗,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通过学做重阳糕,了解重阳糕的做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开展、参与敬老节的活动,激发学生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养爱老、敬老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
三、活动的时间安排:
两周
四、活动的准备
1、了解、调查同学们身边的有关重阳节的信息.
(1)家乡的重阳节风俗是怎样的?
(2)过节的时候家里做重阳糕吗?谁做?怎么做?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围绕主题组织同学们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或活动?
2、汇总同学们调查的结果.
(1)有关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登高.
(2)有关家里做不做重阳糕,情况多样: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时间才做;更多的同学家则是到糕团店买现成的
(3)有关活动的策划,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活动,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为什么要做重阳糕等;另一类是实践活动,如做重阳糕、去敬老院敬老.
3、调查情况分析.
4、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和爱好进行活动分组.
(1)调查"重阳节的来历"小组.
(2)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小组.
(3)了解"重阳节的祝福"小组.
(4)了解"其他相关资料"小组.
6、确定活动小组成员、组长,明确各小组活动要求.
五、活动的过程
(一)调查、研究性活动阶段
1、各小组分头准备调查、了解.
2、各小组汇报.
3、进行分析评价.
4、相关材料补充,
(二)实践活动策划、准备阶段
1、各小组策划活动方案.
2、汇报各小组活动方案.
3、指导优化方案.
4、各小组分头准备.
(三)活动延续、参与社会实践阶段
根据各活动小组的活动方案,教师、家长、社区的协同下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1、进行赏菊活动.
2、学做重阳糕.
3、重阳节文学作品创作(对联、诗歌等).
4、重阳送祝福.
5、服务社区敬老院、慰问敬老院老人.
(1)送一些适合老人的礼物给老人们;
(2)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
(3)为老人劳动.
(4)与老人谈心.
六、活动总结、评价
采用自我评价或指导老师评价以及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此次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3一、指导思想
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大力培养我校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风尚。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三、活动内容
1、组织志愿者到新圩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聊天。
2、组织志愿者探望慰问我校部分退休教师。
四、活动安排:
1、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时间:x月x日上午8点30分
负责:
参加人员:30名学生志愿者(带备清洁工具)
集中地点:学校教学楼中厅
拍照:
参加报名:10月x日下午放学前到各班班长处报名,10月x日课间操后各班班长将名单交学校团委
2、慰问退休教师
时间:x月x日上午8点30分
负责:
参加人员:6名学生志愿者
慰问物品采购:
集中地点:学校教学楼中厅
拍照:
参 ……此处隐藏12863个字……>
(3)“父母教,须恭听。”要从思想上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主动与父母沟通,经常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告诉父母;
(4)“出必告,反必面。”外出和到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5)“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乐于做好父母交付的事;
(6)“父母责,须顺承”,对父母有意见,应有礼貌地提出,不顶撞父母。
做好“五个一”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做到:
(1)为父母捶一次背;
(2)给父母递一杯茶;
(3)对父母说一句问候话:
(4)主动洗一次衣服;
(5)学习做一个菜;
开展主题班队会的目的要引导学生注重感恩体验,逐步养成孝德行为习惯。
2、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校园行”、道德讲堂等系列活动。
3。组织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4、开展《我的孝老爱亲故事》征文活动。
5、开展“我为同学做好事”、“我为班级做好事”活动,并把自己的活动体验写成日记。引导学生重点帮助家庭困难、学习困难、身体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同学。
6、3——6年级学生自己制作一份“孝老爱亲”手抄报。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19一、活动目的。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敬老爱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学习经典,传颂美德,x小学特组织开展重阳节系列活动。
二、活动安排。
1、诗歌献重阳。五(2)班的小播音员将为大家带来一期重阳诗歌鉴赏特别节目。
时间:x月x日写字课
2、孝心敬重阳
请同学们回家为家长们做一件暖心的事情,例如:为爷爷奶奶捶一捶背,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等等,并且留下照片,每班精选3张发送给x老师,照片传送截止日期x月x日之前。
3、糕饼庆重阳
中高年级学生到食堂做重阳糕,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
时间:x月x日3点开始
4、登高感重阳
请同学们利用国庆假期,在家长的陪同下去登高望远,并留下开心一刻,每班精选3张照片发送给x老师,照片传送截止日期x月x日之前。
三、人员安排
诗歌广播排练:x
做重阳糕主要负责人:x
新闻稿:x
拍摄及微信:x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2010月9日是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将开展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重阳节敬老活动。现将有关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龙王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新世纪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三、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拓展阅读】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重阳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赏菊、饮酒、对弈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文档为doc格式